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学习锣鼓经的一点感触!

最近的演出有一个很令人头疼达问题,那就是司鼓和锣鼓的问题,因为工作还有其他的因素,因此乐队和演员的排练老是无法凑合在一起,这就是一般民间团体面对的问题;犹记得杨老师在教导我们时就提起说:“演员应该加入锣鼓队伍来练习 的,这对表演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解决鼓手不足的问题。”,当时的状况是演员人手都不足,特别是演长剧的时候,哪有时间利用空档来学习锣鼓呢!

事隔了近10年了,这个问题依然时不时的浮现在水面,让人担忧不已,目前虽然有两位的司鼓和鼓手,可是万一其中一个不可以,哪就会直接的影响到我们无法演出的问题!曾经一度身为团长的我为了填补空缺,在鼓手缺乏的时候,毅然的顶了上去,演出才得以顺利的进行,演与不演对我而言可有可无,或者说那方面需要我,我就顶上去吧!好比这回5月23日在淡滨尼东民众俱乐部的演出,为了整个的大局着想,我再次的步上了舞台,演出 玉堂春中之“苏三起解”,问题来了,司鼓小马当晚是做夜班,因此,无法参与演出,经过实习之后鼓手美容也投降了,特别是苏三的锣鼓经,司鼓与锣鼓同时进行,根本没有时间换器具,因此,她要其一定要有一个鼓手。这个问题也困挠了我很久,本身参与演出,最多只能打一个锣鼓,那另外的一个戏的锣鼓怎么办呢?

杨老师10年前的话再次再我耳边响起,我想这个时候真的要如此的要求演员来学习,以解决眉燃之急,于是和两位男团员商量的结果,他们都拒绝了,原因是:无法胜任???? 这下子惨了,如何是好?一边找不到人手、一边急需要人手!如果往外求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左思右想,结果脑筋还是动在礼凤身上,这回的她因为膝盖受伤动了手术,所以没有参与演出,正好让她顶上这个锣鼓的位子,也好解决芗剧团的危机。而除了礼凤之外也想到秀娟,一向好学的她也应该不会错过这个难得学习的好机会。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向她提起时,她毫不犹疑一口地了答应下来。这是礼凤还是处于修养的状态,反倒是秀娟提早学习了,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5月23日的 演出,因此也以演出的剧目作为学习的目标,于是秀娟开始学习“苏三起解”的锣鼓经了,之前曾经私下和她一起练习,她果然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学习的态度非常的认真和执着,一个晚上的学习很快的就掌握了一些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小马和爱莲也从旁给于指导,特别是爱莲非常有耐心的告诉秀娟锣鼓的打法以及必须在口中一直的念出锣鼓经。好学的秀娟还是觉得自己还需要练习,因此主动的提出要求要找一个晚上再练习。

昨天是秀娟第一次展现她学习锣鼓经的成果,乍听之下觉得还不错,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是这样的表现却足以克服5月23日我们的需要--锣鼓手。我想假以时日,她还可以进步得更多,加油哦!在那天的演出我和秀娟都必须分担两个折子戏的锣鼓。如果全体的团员能像秀娟一样,认真的学习,我想芗剧团任何时刻都不会害怕武场会少了一个头手啊!也可能是大家担心做了鼓手就永远回不了舞台,果是如此的话,损失最大的是他们自己啊!话说回来如果是小马和美容有参与排练和演出的话,那有演员打锣呢的机会呢?除非是在紧急状况下才会调度演员到武场走一走。而且如果团员们都会基本司鼓的话,偶尔小马和美容无法出席排练时,至少我们还是有个后备充充场面,整个排练场就会显得生气蓬勃又不沉闷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