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厦门晚报,2009年12月3日 三天八场戏,专家首次点评
12月3日,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第一次点评会在厦门宾馆举行。出席点评会的不仅有中国戏剧节的泰斗,还有来自瑞典的戏剧专家。
中国戏剧节从1998年创办至今,已走过11载春秋,每一届都会吸引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观看交流,并且进行面对面点评。点评前主持人温大勇(“剧本”杂志社原主编,编审)用八个字概括了对这三天八场戏的感受—精彩纷呈,好戏莲台。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本届戏剧节表演最大的特色在于创作班子年轻化,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元,不仅使老一辈观众耳目一新,也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共鸣和喜爱。
“剧本”杂志社原副主编,编审王育坦陈,因为太爱戏,所以不敢看电影版的“梅兰芳”,但却对改变后的“梅兰芳”大加赞赏。他认为,此次表演“梅兰芳”的上海民营剧团敢于突破创新,编剧年轻,故事生活化,主人公情感细腻。同时他也指出精彩戏段不够丰富,缺少一人一事的凝聚力和张力。而对于台湾同胞的作品“呐喊窦娥”,王育生说,他欣赏编剧用现代意识诠释古典文化的表现手法。
国际戏剧研究学会副主席,瑞典儿童之声项目负责人聂柯玲女士则指出,这次中国戏剧节的演出剧目融入太多现代元素,让她有点无法接受,她希望中国在模仿西方戏剧文化的同时,不要埋没了自家戏剧的传统文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