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许多人把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形容为“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 节奏缓慢,又唱又拉的表演方式是属于阿公阿嬷时代的古早戏。也就是说戏曲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现代的年轻人对它,并没有丝毫的情感和眷念,而且随着观众年龄层的退化,懂得欣赏的知音正在日渐减少中,在不久的将来甚至还会面对观众断层的危机感。因此,它应该被时代淘汰,甚至是走入历史的回忆里!
再深层的去分析和探讨,为什么现代人不懂得如何观赏唱做俱佳,精湛的传统表演艺术?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还是传统的价值观已经落伍了?难道戏曲真的走到穷途没路的地步吗?唉!剪不断,理还乱。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回头来看看,韭菜芭城隍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到到六月二十八,连续上演着上百场的地方戏曲大汇演,今年更是达到了131场的演出纪录。过去几年以来,演出剧团有来自:中国福建省的漳州芗剧团、厦门歌仔戏剧团、台湾明华园戏剧剧团以及本地著名的新赛风闽剧团、筱麒麟闽剧团、新怡梨兴潮剧团等剧团都参与其盛。
在不知不觉中每年韭菜芭城隍庙的这个戏曲盛会,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各个团体一比高低的主要场所了,俗语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是的,良性的竞争有它积极的一面,它带了满园的鲜花竞相怒放,天天有戏看,观众也乐开怀,用“百花齐放,百鸟齐鸣”来形容它,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啊!。更巧的是来看戏的观众也络绎不绝,除了有大部分的是老戏迷之外,当中也不乏年轻有为的学生和青年观众呢!谁说戏曲应该走入历史的回忆里呢,其实它仍然有着顽很强的生命力、斗志力和意志力,在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迁、星空的转移。到如今,它依然是一枝独秀,在芸芸众生、灯黄酒绿的繁华都市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好比水仙花,令人又爱又怜!城隍庙为了继承艺术的命脉,在中国福建的厦门开办了一间的艺术学院,重点就是在栽培有意从事戏曲表演艺术的年轻人,期待来日这批幼苗能茁壮成长,为本地的艺术队伍增添一批生力军。此举再次的证明了“戏曲”与“夕阳”没有联亲,更不用说什么“近黄昏”等无稽之谈。
1983年福建漳州芗剧团首次莅临新加坡在牛车水公演的首场戏《梁山伯与祝英台》深受本地戏迷的欢迎,座无虚席,16年后的今天,该团二度在城隍庙韭菜芭演出的首晚戏也是百唱不衰的古代爱情大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盛况空前,与16年前的演出一样,座无虚席,再次的证明了新加坡观众对传统戏曲情有独钟,爱护有加。
在室外的舞台演出效果当然不比室内的舞台来得理想,嘈杂的车辆声不绝于耳,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到演出团体的信心和观众的热心;经过改良的舞台和观众席,比起几年前的确舒服和凉快多了。戏迷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全神贯注欣赏着中国漳州芗剧团精湛的表演。
一曲悲歌唱不尽,一段遗恨演不完。悲歌遗恨化蝶飞,同生同死情悠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说的是:越州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城求学,路上与梁山伯结拜为弟兄,三年同窗,英台对山伯产生了爱慕之情。英台奉父命回家,在途中不断向山伯暗示自己是女儿身,奈何憨厚耿直的山伯始终不解其意,直到师母点醒之后方才恍然大悟,急忙别师到祝家求亲,可是英台却已经许配给马家了,山伯含恨而终,英台痛不欲生,在马家迎娶之日,到山伯坟墓祭拜,悲哭声震开墓门,英台纵身跳入。两人化为蝴蝶,自在的飞翔。
大幕徐徐打开,在优美的音乐序幕中,饰演梁山伯的郑娅玲,以她高昂浑厚的唱腔通过话筒传到观众席时,人尚未出场,一把清脆震耳的声腔就已经俘虏了全场观众的一颗心了;紧接着她潇潇洒洒的步出,水袖轻摔,一张清秀的笑脸,配合运用自如的扇子,屹立在舞台上,观众眼前一亮,好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啊!霎时间席上传来粉丝的阵阵的欢呼声。跟着杨月霞饰演的祝英台也出场了,俏丽的倩影,独特的芗剧唱腔韵味,高音处感情收放自如,好似高山流水,低音时委婉动听,如小溪涓流,让人听出耳油,不禁暗暗赞赏。
从“草桥结拜”、“托煤”、“十八相送”到“忆十八”,导演吴兹明先生所采取的处理手法:简单流畅,加快上半段情节发展的速度,让人有股冲动要继续往下追看古老剧情的欲望。特别喜欢“十八相送中”的表演方式,导演采用大量的舞蹈动作和线条,借此来衬托剧中的人物性格,给人活泼有朝气的感觉,更加满足了观众在视觉上的一大享受;更妙的是两位主人翁的思想感情、唱腔、内心的活动思维以及人物细微的情感、甚至细小如沙的细腻动作、竟然天衣无缝般自然的融化在乐队的节奏里和锣鼓点上,心中不禁发出惊讶的赞叹声:好啊!
“
下半场的演出可说是全剧的精髓所在了,饰演梁山伯的郑娅玲和饰演祝英台的杨月霞在“楼台会” 、“病终” 、 “逼嫁” 和“哭墓”等场次里,把芗剧的唱腔艺术发挥到最高峰。可谓:棋逢高手,难分高低,一大段一大段的凄凉哀怨的唱词,通过男女主角的近乎完美的唱功,时而高扬、时而悲伤、时而愤怒、时而无奈,尽情的倾诉着剧中人物对封建制度的怨恨与不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宰了男婚女嫁的婚姻命运,真心相爱,却无法如愿以偿,最终是以悲剧收场。特别喜欢杨月霞的唱腔(下图),不论是“哭调” 、“七字调” 、“杂碎调”或者“大调”,她唱起来不缓不急,丹田有力,中气十足,唱到高音处时,韵律宛如陡峭的山壁,峰路回转自然轻盈,腔韵中带有丝丝的哀怨,淡淡的忧伤,韵味很是特别,令人绕梁三日,回味无穷啊!
曲终人散的时候,只见观众一窝蜂的涌向舞台的入口处,大家都想在看完戏后,有机会再亲自目睹偶像的风采,观众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事实:舞台上演员刻画的剧中人物已经成功的打印入观众的脑海深处。因此,感动了观众的心灵,触动了他们的欲望,要与心中的偶像拍照留念。
城隍庙的确是个“看戏”的好所在,真要感谢善男信女的慷慨捐助,新加坡的戏迷才有机会观赏到131场的大戏演出。最后我也寄望在未来的日子,能看到一座冷气的剧院建立在城隍庙边,让戏曲表演艺术文化和观众的素质得以提升,让一级棒的剧团和演员以及粉丝们,在良好的环境中互相为传统文化艺术擦出火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戏曲文化接班人任重道远的任务。
明天晚上演出“三凤求凰”。中国福建漳州芗剧团的演出一直到本月31日,喜爱芗剧(歌仔戏)的观众千万别错过观赏的机会。
============================================
本来对芗剧团不感兴趣。。在误打误撞之下看了梁祝就被它深深吸引了,也开始迷上了小生郑娅玲和小旦杨月霞。
回复删除